把玩沉香

一个行业老司机的10年玩沉香经验总结

二、海南沉香的交易及开采

海商携带香货赴南京途中溺死,时有司检验其货数,拟课什一税,太祖令免其税,并让同行的海商代卖死者之货,将货款交还其家人。此事说明海南沉香在京都的舶卖,居然引起皇太祖朱元璋的关注。

明末至清,《广东新语》《粤中见闻》《黎岐见闻》《岭南杂记》等古籍笔记对海南香树生长及沉香采购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述。时人编撰的粤琼各地方志都辟有专栏,对海南沉香倍加褒扬宣传,从中也可以了解当年势利者如何深入高山老林伐木采香的情形。

海南沉香的形成须经过漫长的岁月,数量非常有限。采香的过程异常艰辛。唐代刘禹锡在《浪淘沙》中描绘了淘金的辛苦:“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其实采香过程之艰辛比淘金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二十六·香语》中说:海南以万安黎母东峒香为胜。其地居琼岛正东,得朝阳之气又早,香尤清淑,多如莲萼、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焚之少许,氛翳弥室,虽煤烬而气不焦,多酝藉而有余芬。洋舶所有番沉、药沉,往往腥烈,即佳者意味亦短。木性多,尾烟必焦。其出海北者,生于交趾,聚于钦,谓之钦香。质重实而多大块,气亦酷烈,无复海南风味,粤人贱之。海南香故有三品,曰沉,曰笺,曰黄熟。沉、笺有二品,曰生结,曰死结。黄熟有三品,曰角沉,曰黄沉,若散沉者,木质既尽,心节独存,精华凝固,久而有力。生则色如墨,熟则重如金,纯为阳刚,故于木则沉,于土亦沉,此黄熟之最也。其或削之则卷,嚼之则柔,是谓蜡沉。皆子瞻所谓“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以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者也。

屈大均不但对海南香的生长状况十分了解,而且对时人采香买香的情节也一清二楚:凡采香必于深山丛翳之中,群数十人以往,或一二。日即得,或半月徒手而归,盖有神焉。当夫高秋晴爽,视山木大小皆凋瘁,中必有香。乘月探寻,有香气透林而起,以草记之,其地亦即有蚁封高二三尺。随挖之,必得油速、伽南之类,而沉香为多。其木节久蛰土中,滋液下流,既结则香面悉在下,其背带木性者乃出土,故往往得之。

他在书中还提到所谓“生结”即“黎人于香树,伐其曲干斜枝,作斧口以承雨露,岁久香凝”,而“死结者,斫树于地,至三四十年乃有香而老者也”。至于对海南沉香、油速、伽南等香材种类品质的分析,屈大均娓娓道来,言之凿凿,令人叹服其认识之深透:香之树丛生山中,老山者岁久而香,新山者不及。其树如冬青,大小不一。结香者百无一二。结香或在枝干,或在根株,犹人有痈疽之疾。或生上部,或疬下体,疾之损人,形貌枯瘠,,香之灾木,枝叶萎黄。或为风雨所摧折,膏液洒于他树,如时症传染,久亦结香。黎人每望黄叶,即知其已结香,伐木开径而搜取。买香者先祭山神,次赂黎长,乃开山以藤图其地,与黎人约,或一旬或一二月,以香仔抓香之日为始。香仔者,熟黎能辨香者也。指某树有香,或树之左之右有香,则伐取之,香与平分以为值。凡香多在大干上,树之枝条不能结,以力微也。生结者,于树上已老者也。死结者,斫树于地,至三四十年乃有香而老者也。花铲则香树已断而精液涌出,虽点点不成片段,而风雨不能剥,虫蚊不能食者也。诸香首称崖州,以出自藤桥内者为胜。而藤桥有一溪饮之即死,盖诸黎瘴毒所聚。谚云:“不怕藤桥鬼,只怕藤桥水。”其香美而水毒如此。

沉香有十五种,其一曰黄沉,亦日铁骨沉,鸟角沉。从土中取出,带泥而黑,心实而沉水,其价三换最上。其二,生结沉,其树尚有青叶未死,香在树腹,如松脂液,有白木间之,是曰生香,亦沉水。其三,四六沉香,四分沉水,六分不沉水。其不沉水者,亦乃沉香,非速。其四,中四六沉香。其五,下四六沉香。其六,油速,一名土士伽南。其七,磨料沉速。其八,烧料沉速。其九,红蒙花铲。蒙者,背香而腹泥。红者,泥色红也。花者,木与香相杂,不纯铲木而存香也。其十,黄蒙花铲。其十一,血蒙花铲。其十二,新山花铲。其十三曰铁皮速,外油黑而内白木,其树甚大,香结在皮,不在肉,故曰铁皮。此则速香之族。又有野猪箭,亦曰香箭。有香角、香片、香影。香影者,锯开如影木然。有鸳鸯背,半沉半速,锦包麻,麻包锦。其曰将军兜、菱壳、雨淋头、鲫鱼片、夹木含泥等,是皆香之病也。其十四老山牙香,其十五新山牙香。香大块,剖开如马牙,斯为最下。然海南香虽最下,皆气味清甜,别有酝藉。若渤泥、暹罗、真腊、占城、日本所产,试水俱沉,而色黄、味酸、香尾焦烈。若至鸡骨香,乃杂树之坚节,形色似香,纯是木气。《本草纲目》以为沉香之中品,误矣。

明代仕人顾芥,曾在海南儋州任职,他著有一部趣味盎然的地理书《海槎余录》,谈到了沉香的采集和识香的路径及经验:
花梨木、鸡翅木、土苏木皆产于黎山中,取之必由黎人,外人不识路径,不能寻取,黎众亦不相容耳。又产各种香,黎人不解取,必外人机警而在内行商久惯者解取之。尝询其法于此辈,曰当七八月晴霁,遍山巡视,见大小木千百皆凋悴,其中必有香凝结。乘更月杨辉探视之,则香透林而起,用草系记取之。大率林木凋悴,以香气触之故耳。其香美恶种数甚多,一由原木质理粗细,非香自为之种别也。清初曾官至监察御史的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提到:沉水香,孕结古树腹中,生深山之内,或隐或现其灵异不可测,似不欲为人知者。识香者名为香仔,数十为群,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分行采购,犯虎豹,触蛇虺,殆所不免。及获香树,其在根在干在枝,外不外不能见,香仔以斧敲其根而听之,即如其结于何处,破树而取焉。其诀不可得而传,又若天生此种,不使香之终于埋没也。然树必百年而始结,又百年而始成,虽天地不爱其宝,而取之无尽,亦生之易穷。香之难得有由然也。诗曰:“百岁深岩老树根,敲根谛听水沉存。”

清代画家绘制的《琼州海黎图》,其题跋文字写道:
沉香多孕结古树腹中,其灵异不轻认识,采者数十为群,先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始分行采觅,虽犯虎豹,触蛇虫,弗顾也。香类有飞沉各种不同,其质坚而色漆,文润而香永者,俗呼为牛角沉,尤为难得。

张长庆在《黎岐纪闻》记道:“能采香者谓之香仔,外客以银米安其家,雇入山中,犯雾露,触恶兽,辄经旬累月于其中,而偶一得之,不幸者虽历久无获也。”

吴震方在《岭南杂记》提到:“海琼沉香,俱产梨峒,多虎狼毒蛇。其俗皆女子采香,耳戴金环,首缠锦帕,腰佩利刀,什伯为群。崖间遇有窃香者,即擒杀焉。”

从屈大均等人的笔记可以证实:至明清时期,海南采香业的发展规模比起宋元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受“香价等值白金”、“一片万钱”的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不但有数十乃至上百人的采伐组织,而且每次采香都驻扎山岭,劳作时间也“经旬累月”。尽管山高林深、瘴毒疬疾,甚或黎人反目成仇也置之度外,在山区居住的黎人有不少“饮食是资”,仰靠采香业谋生,正如屈大均所言“计畲田所收火粳灰豆,不足以饱妇子,有香,而朝夕所需多赖之。天之所以养黎人也。”

一、海南沉香的相关历史文献
三、海南沉香业的衰落
关注微信 目录

欢迎读者添加徐文祺私人微信给它留言: 94333815

版权所有:徐文祺沉香网-把玩沉香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