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在隋唐:古人是如何用香的?

沉香百科 2019-01 阅读: 评论:

比如在《唐开元宫中香》中就记载 :“沉香 : 二两 , 细锉 , 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 , 勿令

 
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在这个时期 , 对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比如唐代对香的分类包括:会客用香、卧室用香、办公用香、修炼用香等,不同的用香环境,香方也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另外,佛家有佛家的香 , 道家有道家的香 , 不同的修炼法门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说在唐代已经是专香专用了。在唐代,帝王对香同样如以前一样钟爱 , 唐代的许多皇帝 , 如高宗、玄宗、武后等都对香料十分看重 , 并且依仗国力雄厚 , 在用香的品级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的帝王。
佛教在唐代的兴盛对香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佛家的教理经书对香大加推崇 , 几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 , 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之前也要焚香。在这一时期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 , 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 , 皇室参加佛事活动非常频繁 , 其用香量之大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 , 上古时期有很多现象是人们通过自身的感知很难解释的,尤其是一些当时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更让人产生一种天生的畏惧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借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驱邪辟疫、丰衣足食。
 
人们希望与神对话,希望借助一些工具来与神进行沟通而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工具 , 先民们希望能借着袅袅香烟搭起人神之间沟通的桥梁。根据史料显示,关于熏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文明当中 , 中国人在大约公元前 4500 年就已发现植物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 而有焚香的记录则始于周朝 , 汉武帝时我国已开始生产炷香。
 
中国盛唐时长安成了世界科技的中心 , 连东瀛贵族也开始向唐朝士绅学习 , 经举行“香会”或被称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而这便是日本“香道”的前身。在唐代的香具中 , 出现了大量的金器、银器、玉器 , 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制式 , 外观也更加华美。熏球、香斗等香具开始广泛使用。在敦煌壁画里就常能见到香斗、博山炉等丰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在宋代 ,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 , 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 , 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步入了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宋代的航海技术高度发达 , 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比唐代更为繁荣。巨大的商船把南亚和欧洲的乳香、龙脑、沉香、苏合香等多种香料运抵泉州等东南沿海港口 , 再转往内地 , 同时将麝香等中国盛产的香料运往南亚和欧洲。宋朝政府还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 , 专门负责管理进出口贸易。
 
当时市舶司对香料贸易征收的税收甚至一度成为国家的一大财政收入来源 , 足见当时香料的用量之大与香料贸易的繁盛。宋朝政府甚至还规定乳香等香料由政府专卖 , 民间不得私自交易。
 
宋代之后 , 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 , 而且用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 , 在各式宴会庆典场合上 , 也要焚香助兴 , 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
不仅有熏烧的香 , 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 , 在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 , 人们不仅可以买香 , 还可以请人上门做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时 , 常有丫韘持香熏球陪伴左右。
 
文人雅士则多设香斋 , 不仅用香品香 , 还亲手制香 , 并呼朋唤友 , 一同鉴赏品评这一时期 , 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 , 制作工艺更加精良 , 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 出现了香印、香饼、香丸等繁多的样式 , 既利于香的使用 , 又增添了很多用香情趣。宋代之后 ,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这种方法不直接点燃香品 , 而是先点燃一块香炭 , 把它埋入香灰中 , 再在香炭上放上一层传热的薄片 , 最后再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 , 如此慢慢地“熏”烤 , 既可以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的散发更加舒缓。
欢迎同本文作者交流

沉香知识·玩香技巧·选购建议。
欢迎读者添加沉香收藏家徐文祺徐老师私人微信给它留言: 94333815

徐文祺沉香网

加微信(94333815)免费领取《徐文祺玩沉香实战经验全攻略》一书
扫一扫二维码

徐文祺沉香网-沉香知识

推荐阅读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