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沉香的形成需要历经漫长的岁月,且数量十分有限,其实采香的过程更是不易。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浪淘沙》中描写过淘金的艰辛:“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其实,采香的过程比淘金更加辛劳,不仅仅是要深入林间,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天生的灵性。
采香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互动,沉香常常都是在人迹罕至的林莽之中,须经辛勤找寻,才得偶然一见,可遇而不可求,唯有缘人才得之。所以沉香号称“木中钻石"。
古时人们的科学技术有限,也没有现代便利的交通工具及通信系统,那么他们是怎样采香的呢?《崖州志》曾转述前人的著作记载:
采香必于深山丛翳之中,群数十人以往,或一二曰即得,或半月徒手而归,盖有神焉。当夫高秋睛爽,视山木大小皆凋瘁,中必有香。乘月探寻,有香气透林而起,以草记之,其地亦即有蚁封高二三尺。随挖之,必得油速、伽楠之类,而沉香为多。其木节久蛰土中,滋液下流,既结则香面悉在下,其背带木性者乃出土,故往往得之。
古人云“古山独木有奇楠”,意思是奇楠的气场强,真菌多,与其他植物相比,吸引养分的能力比较强,所以上好的沉香树往往是傲然独立的。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所著的《粤西游记》中也曾提到过沉香。粤西就是广西,古时广东、广西并称两粤,徐霞客的《粤西游记》其实就是广西游记,里面提到过一段奇遇:
初五日雨彻夜达旦,晨餐乃行。十里,江南岸石崖飞突,北岸有水自北来注,曰右江口。或曰幼江。又五里,上磨盘滩、白滩埠,两岸山始唆而削…其西坳亦有瀑如练,而对岸江滨有圆石如盒,为果盒塘…又西五里,为沉香崖。崖端高迥处叠纹忽裂,中吐两枝,一曲一直,望之木形黝色,名曰沉香,不知是木是石也。
其上有大树一株,正当崖顶。更有上崖一重内峙,有庵嵌其间,望之层岚耸翠,下挈遥江,真异境也。土人言:"在县令欲取沉香,以巨索悬崖端大树垂人下取,忽雷雨大作,迷不可见。令惧而止。”亦漫语也。过崖,转而南,泊于罗埠头之东岸。是曰止行二十五里,滩高水涨,淋雨不止也。
其实,徐霞客看到的“木形黝色,名曰沉香,不知是木是石”就是沉香树,而且极有可能是难得的千年老沉香,所以他才发出了感叹。关于采香,他也曾有过描述:县官令百姓采集沉香,用一根粗粗的绳子先捆在一棵靠近悬崖的大树上,另一端绑在采香者的腰间,缓缓将采香者放下悬崖,就在快要到大沉香树时,突然暴雨倾泻而下,挡住了视线,行动只能作罢,触手可及的沉香也就没有采到。
我国黎苗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海南,深知山性,宋代杰出诗人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写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民无用物,珍怪是殖。播厥薰木,腐余是穑。”意思是说海南当地居民用沉香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品。当地人将沉香树砍倒,经历数年腐朽后,剩下的不烂的就是沉香了。
清初曾官至监察御史的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提到:
沉水香,孕结古树腹中,生深山之内,或隐或现其灵异不可测,似不欲为人知者。识香者名为香仔,数十为群,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分行采购,犯虎豹,触蛇虺,殆所不免。及获香树,其在根在干在枝,外不能见,香仔以斧敲其根而听之,即知其结于何处,破树而取焉。其诀不可得而传,又若天生此种,不使香之终于埋没也。然树必百年而始结,又百年而始成,虽天地不爱其宝,而取之无尽,亦生之易穷。香之难得有由然也。诗曰:“百岁深岩老树根,敲根谛听水沉存。”
在清代画家绘制的《琼州海黎图》中,题跋文字写道:
沉香多孕结古树腹中,其灵异不轻认识,采者数十为群,先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始分行采觅,虽犯虎豹,触蛇虫,弗顾也。香类有飞沉各种不同,其质坚而色漆,文润而香永者,俗呼为牛角沉,尤为难得。
清代还有《琼黎一览图》,里面也记录了采香的文字:
沉水香,孕结古树腹中,生深山之内…且黎之智者,每畏其累而不前,其愚者又误取以供鬟,及至香气芬馥,已成焦木矣。香之难有由然也。
大意是指当地山民中,有些聪明人认为采香太辛劳,不想去采,而有些愚钝的山民却误把沉香当作劈柴来烧水煮饭,当闻到浓郁的沉香气的时候早为时已晚了!这也是造成沉香珍稀和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
虽然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是想要采集到上等的天然野生沉香,还是需要深入到高山穷谷中去,一般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艰辛。采香者行走山林间,虽然看似简单,实则隐藏巨大的危险。山上往往有毒虫、水蛭、山蚂蟥等,而且,越是好香附近越有毒虫、蛇豸、狡兽、蜈蚣等出现。除此之外,最大的困难是迷路,有些采香者因为在山林无法辨别方向找不到出路,最后不幸葬身于深山之中。近几十年来,据说仅广东茂名一个乡镇,就有十几个采香人迷失于林莽之中。
曾经有位来自东莞的采香者讲述过他采香的经历,他家世代以采香为生,据他讲述,采香者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可以参加,而必须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老人”。而且不能单独行动,一般都是五六个人组成一个小队,否则一个人独立无援,有突发危险无法救助。上山一般都要爬好久,因为好香往往隐藏在深山之中。采香的基本工具是用于挖掘的鹤嘴锄,以及刀子、锯子、钩子等,这些必须随身背上山。除了这些,还必须要带上生活必需品,例如大米、肉等,补充体能。如果遇到大风或下雨,只能尽快找到最近的石洞挤进去,有时连吃饭都是问题。
采香者根据采香者多年的经验,认为海南尖峰岭的沉香最佳,霸王岭的次之,五指山的再次。尖峰岭的优势是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正午阳光充足,而深夜又寒冷逼人,这对结好香有着天然的利好。
采香,首先要学会分辨哪里有沉香。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沉香树的叶子会在阳光下变得柔和光亮,有经验的人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就能分辨出来。如果沉香树的树皮很光滑,那就是还没有结香。如果树干上有树洞或者瘿瘤,就要提高注意力,这种情况往往有香。而如果是埋在地下的香,土的表面一般是黑色而且不生花草植物的。黑土下常常埋着好香,有的由于时代久远,所结的香已经长入了地下的石缝里,这时需要特别谨慎地用钩子把香从石缝中钩出来,要特别注意保持香的原有形状。
采香是在清晨雾蒙蒙天刚亮的时候出发,在出发前要提前准备好工具,还要到庙里举行祭拜仪式,先拜祖先,其次是山神,祈求这次采香得以平安归来,采得好香。而归家时,如若真的采到好香,需要到庙中再回拜。一个小队上了山就分头行动了,彼此依靠学鸟类鸣叫的方式来沟通,因为在山上直接喊名字是忌讳的。到了太阳下山就收工回家。如果采得好香,是众人的功劳,不能一人独占独得。
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世上最为瑰丽别样的风景,通常在于遥远且险恶的地方,采香亦然,好香同样在于“险远”。
至此,您肯定体会到了采集沉香之辛劳,爱香的君子要珍惜这份天赐的珍宝,对沉香有敬畏之情,在香气袅袅中,净化心灵,感谢世人的辛勤劳作。
欢迎读者添加徐文祺私人微信给它留言: 9433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