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山子,香友们偶尔会听到的一个名词。但让人有些疑惑的是,沉香山子不就是沉香摆件的一个种类,为什么还要单独称呼呢?其背后是否有着什么特别的意义?您说对了,沉香山子还真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摆件,下面徐 文祺就好好的聊一聊它。
和其它许多雕刻形式一样,沉香山子最早其实起源于玉雕,是摆件工艺中的一种。因为表现的多是复杂的山水景象和人文典故,所以要求作者在雕刻手艺之外,还要有很高的造型能力和国学功底。
总的来说,山子可谓是古代雕刻工艺的集大成者。制作时先要观察材料,根据形状、特征、色泽等因素定下主题,务使造型、料质、颜色都浑然一体。再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在料上或浮雕、或深雕、或缕空雕,使山水楼台草木人物等形象,构成远景近景的交替变化,以取得一种立体感和透视感。
而本就已经高端复杂的工艺到了沉香摆件之上,又变的更加难以雕刻。玉石原材大多外形圆润质地均匀,只有颜色上有一定的深浅变化。至于沉香,形状上的千奇百怪和颜色深浅不一都还算小问题,最麻烦的是质地偏软又不均匀,下刀时难以掌控力度,尤其在雕刻细节和深景时更加困难,所以沉香山子可以算是工艺最复杂的摆件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工艺的复杂,沉香山子十分受古人的青睐。比如北宋时期的资深香友苏东坡,就曾送弟弟苏辙一座沉香山子来寄托思念。老苏兄弟俩连上父亲,仨人直接快占了唐宋八大家一半的名额。然而就这么一家子大文豪,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沉香,直到哥哥和弟弟俩人晚年被贬官,依然以沉香自比,不改初衷。
当时苏轼苏辙二人连遭贬官,一人到了儋州(今海南儋县),一人到了雷州(今广东湛江)。兄弟俩沦落天涯,隔海相望却不能相见,相思之情日甚。好在两地当时都盛产沉香,尤其是海南大料极多,苏东坡就命手下匠人刻了一座沉香山子,送给喜爱沉香的弟弟,作为其六十岁生日的礼物。
除了文人以外,宗教界也非常推崇沉香山子。1987年出世的法门寺地宫中,发现了当世仅存的释迦摩尼真身佛指骨舍利子。而这枚舍利子,当时就供奉在两座沉香山子上,这两座沉香山子总重五斤二两,是唐朝皇帝特意从内库中精心挑选的极品,上有金丝镶嵌,十分华丽。
之所以用沉香山子来供奉佛骨舍利,是因为沉香本就是天地灵物,佛陀降世时的异象之一。而这两座沉香山子,在佛祖的手掌下修炼醇化了1300多年,足可以称得上是无价之宝,就连奈良东大寺中供奉的日本第一名香—兰奢侍,与之比较也相形见绌。
欢迎读者添加徐文祺私人微信给它留言: 94333815